close
幾經一週的討論,資料的搜尋。請教很多朋友的意見,從電動車、折疊車、公路車,最後終於在昨晚買了兩台淑女腳踏車,可以上班通勤。另一台是嘉慧與虔虔的親子車。我的淑女車是26吋的大圈窄車輪,與之前很想買的捷安特彎把公路車一樣。雖然沒有變速打檔的功能,但是卻跑得比平把的越野車還輕快。以前國中、高中的時候,媽媽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台老的淑女車,又高又黑又大(好友柯文訏笑稱「黑神駒」)。我現在騎的這台的感覺也是這樣。而且騎淑女車,視野很好,腳踏的時候身體與心理都很舒服。可能是因為腳底下、龍頭的視野比騎機車還多的緣故,加上速度比機車稍慢,所以可以觀察旁邊的機車騎士腳沒有穿襪子、警車後座有三副手銬、行人手上拿的是什麼早餐等等細節。
從福和路騎到捷運永安市場站肺部才開始有點喘,身體才開始發熱。而且幾乎都是平路,輕鬆不費力。全程只有站起來要超越公車的加速,其餘隨意踩一下都綽綽有餘。有種「輕舟已過萬重山」的輕快感。這種感覺已經很久都沒有了。
07:15一路騎過來,進校門跟教官打個招呼,剛好07:30的鐘聲響起,四公里的路程看來只比騎機車慢一點而已。而且,在錦和路與中正路口堂堂正正的左轉逆向駛上斑馬線與人行道,兩個警察伯伯完全沒有反應。早晨的車子少,路口沒啥車子,輕鬆就過了幾個紅燈。我這才發現大前研一講的沒錯,原來我騎機車也是一種消費迷思。算算一星期150元92無鉛的汽油錢,我4個月就可以把淑女車錢與鎖錢給省回來了。只要換輪胎150元的費用,這真是太划算了!
我也總算盡了身為地球居民一份子的心力。上上週看完高爾「不願面對的真相」環保片子,自己就在仔細研究與計算不騎機車的代價。這樣,全球暖化的苦果我的責任可就小的多。我對我自己應該減少的二氧化碳量盡力。再回去重看一遍,我還可以在什麼地方減少二氧化碳。也許勸勸周圍的朋友不要開車吧!
嘉慧的那台親子車,後座的兒童坐欄,還可以折疊變化成買菜籃,真是叫我開了眼界。以後全家要騎去公館吃拉麵,或者去四號公園的央圖借書,去小組長家聚會,都可以很輕省,也省下帶小孩坐計程車的費用。我學「勿忘我」的男主角巴比一樣,在自己的棒球手套裡簽名。我也拿起奇異筆,在淑女車身上簽下三個我的大名。不曉得過了10年後,這台嶄新的車子身上又會磨出什麼樣的痕跡?希望它不要跟巴比的手套一樣很快就被偷走。
對了,我得想想該叫這台銀色幸福牌的淑女車什麼名字?叫「心流號」好了,騎起來如流星般輕快,也像主人的心漂流。(漫畫神劍闖江湖:神谷 薰的神谷活心流。哈哈!唉呀~也跟邊緣社工雜誌「漂流」有相關...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