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產階級定義:整體資源分配的權力者,包含自社會取得文化與知識資產的人。
中產階級的生活經驗,某部分包含了保障既得利益與資產。因此保障其資產可以被繼續運用及其權力,成為重要課題。諸如:私有財產權、教育權。中產階級無不熱衷賺錢,以及投資在本身及其後代的教育文化資產。保障的背後,必須出現社會條件契約,法律約束,才能使得私有資源與權力能夠被繼續持有。
但在保障的同時,社會排除也隨之產生。社會總體資源並無法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,且中產階級也無興趣建立平均分配的機制。在相信「努力者獲利」與「懶惰者必須為自己負責」的單一信念價值之下,排除的正當性隨之建立。諸如:相信自由市場經濟,淡化對人性貪婪的傾向,讚揚科技便利與美好。
於是,單一價值宰制社會契約、文化資產、教育內涵。對於社會弱勢,只能容許其符合狹隘的行為表現。諸如:近日台灣版一碗麵的故事,彷彿弱勢者得到中產階級的讚揚與奧援,必須符合中產階級對於社會宰制的主流文化期待。這樣的期待蔑視人性對於惡劣環境條件下,內心對於自我價值認同的需求。好像貧窮者除了挨餓與自我把持情緒與暴力衝動,等待中產階級主流媒體發掘,別無他路。
身為中產階級資本主義狹制弱勢工具的社會工作者,面對機構向中產階級外覓資源的手段,只能默默
配合,甚至成為推波助瀾的幫兇。在社工為機構創造績效,累積政治經濟資源同時,已麻木不仁的將弱勢者的生存價值,血淋淋的踐踏在腳下。在中產階級主流價值的判斷之下,「值得幫助」與「要為自己負責」之間的差異,竟是如此的巨大,社會工作者的偽善在此已與社會工作倫理相抵觸。社會工作者已成為為了自身存在,壓迫弱勢者,與中產階級同一陣線的偽君子。
在機構與機構間,在與其他助人領域的專業競合之中,墮落的身影竟是如此的清晰。台灣的社會福利界,一如一艘鐵達尼號,每個機構都在爭取日益減少的福利資源,在彼此以專業為名下,進行互相殘殺的勾當。無論是檯面上的修法,將弱勢者家庭曝光於媒體,誇大受害者的創傷,讓色搧腥的媒體與大眾得以登堂窺視;檯面下轉案的互相卸責,互看不順眼。屢屢將弱勢者當成維護自己為主體利益的活祭品。
有志者莫不改名,不再戴以偽善的專業之帽,為堅持理想而奮戰...
全站熱搜